- 三游洞
- 在西陵峡中灯影峡下游江北,距宜昌市10公里。
唐元和十四年(公元819年)白居易、元微之、白行简三人曾来此寻幽探胜,赋诗抒怀,并由白居易撰《三游洞序》以纪其事。
此洞始名“三游”。
宋代苏洵、苏轼、苏辙父子三人也曾游此,人们称为“后三游”。
洞形成于峭壁的中部,背倚西陵峡,面临下牢溪,高岚深谷,山水秀丽。
洞室面积约700平方米,洞石褶皱起伏,形态富于变幻,或如兽奔蛇舞,或若惊涛流云,奇丽多姿。
洞的中郎有钟乳石二根并列下垂,宛如门楹,将洞隔成两室,前室明旷,后室幽深,其旁复有一小洞颇狭窄,扶壁佝偻前行,可至洞外俯瞰大江。
洞室内外石壁上,存有欧阳修、黄庭坚、时衡等宋人题刻十余处和明代重刻《三游侗序》石碑一通及其他诗文题刻四十余处,还刻有近人柯逢时、张难先、冯玉祥等的题词。
洞外山顶及其附近,还有传为三国蜀汉刘封所筑的城垒和张飞擂鼓台等遗迹。
China Attractions dictionary (中国名胜词典). 2013.